文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文学 >> 正文
砥砺奋进建新功——一位退休老校长的肺腑之言
时间:2020-04-15     来源:汉江师院报       作者:张玲

1958年4月,我提前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郧阳师范学校工作。当时学校在郧县也就是现在的郧阳区办学,全校一共三个年级,在校生不到1000人,办学条件简陋,师生生活艰苦。我们那代大学生,饱经磨砺,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有着强烈的热爱和忠诚,党和人民让我们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没有怨言,不谈条件。我是广东人,到武汉读书,来十堰工作,后来就在这成家立业,一直留在了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

1958年9月,作为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部分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郧阳师范学校的校园处于淹没区,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必须迁移到郧县城区地势较高的位置重新建校。尽管我们都万分舍不得,可是为了国家的千秋大业,全校上下毫无怨言,毅然接受了迁校的决定。第二年,学校开始了大规模迁建。

当时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政府没有划拨建设和搬迁专项经费,所有的迁建费用都靠学校自己筹措。掏不出钱购买建材,全校师生就自己动手拆掉原有建筑,再将砖瓦、木料、石块等材料重新利用。没有运输车辆,师生就肩挑背扛。我们以高度的主人公精神和坚强的毅力,牺牲了所有课余时间夜以继日地苦干。有的肩膀擦破了,有的脚磨出水泡,但仍然咬牙坚持。

屋漏偏遇连阴雨,迁建期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师生的口粮标准普遍大幅减少,饥饿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敌人。为了不让我们忍受饥饿干重活,学校挖空心思弄来食物让大家填饱肚子。校长李伯达亲自带领部分学生,徒步前往40公里外的白桑关,满山偏野寻挖蕨菜根,将其碾磨成粉,和成面糊给大家充饥。同时,我们还自己动手开垦荒地,分片种蔬菜,作为粮食的补充。

虽然处于迁建阶段,教学工作也不能耽误。我是语文老师,也当班主任,白天上课、带学生参加劳动。晚上,就着煤油灯备课、改作业。

在学校的发展历史上,“迁”、“建”二字铺满了走过的全部历程。此后,为了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东风公司的发展,学校先后经历多次搬迁,直到1983年才全部搬到了丹江口校区,校党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校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上来,办学实力日益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批批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

我是学校发展壮大的亲历者,见证了学校从郧阳师范到郧阳师专再到汉江师范学院的发展变化,印象最深、最骄傲的有两件事:一是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和学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的需求,学校迁建至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建了一座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宜居宜学的崭新校园。在这里,有教学区、生活区、娱乐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学生们安心学习、生活。老师们搬进了崭新的家属楼,改善了居住条件,出行方便,生活舒心。我们终于居有定所,再也不用四处辗转了。

二是从专科升为本科,实现办学层次的提升。2016年,学校师生在纪光录书记的带领下,咬定目标不放松,攻坚克难,团结协作,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等一系列难关,升格为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创造了载入史册的奇迹。学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学校发展日新月异,焕发出勃然生机。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同志,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学校发展得如此好,甚感欣慰。

学校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收获了弥足珍贵的财富——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汉师人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汉师人面对坎坷和挫折从不气馁、从不服输,在困境中埋头苦干,奋发图强,努力挽回迁建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被誉为“鄂西北基础教育的脊梁”。希望师生能珍惜今天这样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传承汉师人的优良传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奋进、建功立业。汉江师范学院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讲述:张汉昌,现年84岁,曾于1984至1993年任郧阳师范学校校长,1993至1996年任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本文刊发于汉江师院报第54期第4版)

上一页:夜色山城

下一页:故乡的花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