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我校民乐团受邀前往武当山特区元和民俗,与美国杰克交流、合奏武当道乐,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原创系列纪录片《中国,我的第二故乡》的拍摄录制工作。民乐团李华涛、肖锋、肖兴云、刘梦帆、肖赛、多俊、蔡资雨、肖苇、罗铭薇、陈李航、田锐,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周峰、熊思惠、曹云师生一行14人参加了央视的拍摄录制工作。
此次参与演奏的乐器种类有扬琴、古筝、琵琶、中阮、二胡、竹笛、笙、木鱼、桐磬等,由杰克先生吹奏箫乐器,与民乐团师生交流合奏了《大五声福》等武当道乐代表曲目。央视摄制组在认真聆听了充满武当道乐韵味的演奏后,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没有想到武当仙乐神韵竟然这么动听,有“天籁之音”之感,让人心旷神怡,非常有魅力,难得多闻,令人难以忘怀。这样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一定要多宣传,多交流,多推广。武当享誉世界,要让武当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为建设人类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积极贡献。
该纪录片每集30分钟,聚焦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友人。他们与中国的纽带以及通过他们工作、生活在中国,持续深度融入中国生活与文化,以外国友人的独特视角看见中国的发展变迁。在武当山拍摄的是美国人杰克先生在武当的生活和工作。
2010年,20岁的杰克来到中国武当山学习武术,随着不断的深入学习以及在中国生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并在中国娶妻生子,中国武当已成为杰克心中的第二故乡。杰克在闲暇之余学习了古琴、箫、尺八等中国传统乐器,在国外出版了英文版洞箫入门书籍,并在线上线下向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的笛箫学生及爱好者讲授笛箫演奏及武当道乐知识。应很多国家学习者的要求,杰克正在整理翻译武当道乐方面的书籍和音像,积极向世界各国展示、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名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宣传使者。
杰克习武论道传播武当文化的故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学习强国APP、环球日报、中国日报、CCTV2、CCTV4、CCTV央视新闻周刊、CCTV共同关注等国家媒体栏目报道。在央视新闻周刊栏目中,主持人白岩松用七分钟时长讲述了杰克在武当山学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当山宫观道乐(武当道乐)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多年来,汉江师范学院一直致力于挖掘武当山及周边区域音乐文化资源,成立了汉江师范学院民乐团。多次组织开展民间采风,在武当宫观道乐整理研究、乐舞编排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改编创作了一系列曲目。并多次应邀参加国家、省及地方的演出和交流活动,在武当山宫观道乐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如武当大兴六百年晚会主题曲《灵山仙乐》演奏;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道乐展演;CCTV-2频道魅力中国城竞演道乐展演;首届武汉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道乐展演;“武当雅集-乐起太和”等活动的武当道乐演出。与湖北大学、台北大学等高校开展道乐交流活动;参与拍摄《武当文脉》纪录片(第八集宫观道乐李华涛),撰写武当道乐文章、拍摄武当道乐演奏视频等,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媒体刊发。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积极贡献。
非遗对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传承发展非遗文化以及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美育中的作用,汉江师范学院多年来致力于探索高校与地方互动新机制,通过搭建高校特色艺术实践教学及活动平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统筹安排艺术实践活动课程,让非遗走进校园,为青年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烙印文化基因,实现非遗与学校教育有效融合,增强师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鉴赏和应用能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服务社会,提高社会传统文化修养,树立文化自信自觉理念,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这次配合央视拍摄录制活动,是一次难得的艺术实践及教学检验,既锻炼了师生实践应用能力,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及社会服务提供了源源动力,增强了信心,坚定地走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持续擦亮武当文化品牌,助力建设武当山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李华涛,汉江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武当山道教学院艺术总监、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研究员)
【摄影:周峰、熊思惠、曹云 编辑:罗优优 责编: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