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南风剧场红歌嘹亮,校党委书记付永昌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互动,点燃了现场500余名师生党员的热情。

这是学校“乐史共融·声心向党——‘五史’教育专题音乐党课”上的精彩一幕。近日,由党委组织部主办、艺术学院党委承办的特色党课,以音乐为笔、以历史为墨,在旋律与故事的交织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神洗礼。党委副书记周明华,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红斌,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艺术学院有关同志,以及预备党员、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共同聆听了音乐党课。

党史:延安精神在旋律中永恒回响
时光回溯,波澜壮阔的党史篇章徐徐展开,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文艺创作之路。经典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从陕北高原的民间沃土中汲取养分,将人民的质朴情感与革命精神完美融合。学生以竹笛二重奏的形式重现这首经典之作,清脆悠扬的笛声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年代的热血与赤诚。
新中国史:民族乐章谱写团结颂歌
主讲教师以《金朱玛米与雪域藏歌》为引,带领大家走进新中国史的动人历史篇章。《北京的金山上》这首跨越雪山草原的经典之作,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岁月。藏族学生深情演绎,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广袤边疆地区迈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跨越,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时代浪潮中人民对新生政权的衷心拥护。

改革开放史:时代旋律奏响发展强音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音乐始终是时代变迁的忠实记录者。从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到音乐领域百花齐放;从流行音乐大胆探索,到大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每一个音符都诉说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学生合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激昂的旋律、真挚的歌声,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社会主义发展史:国际旋律奏响中国强音
《从巴黎公社到井冈山——〈国际歌〉的中国化演绎之路》讲解,揭开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中一段壮丽的音乐篇章。诞生于巴黎公社硝烟中的《国际歌》,历经三次重要译配传入中国,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如火炬般照亮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之路,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矢志革命的不朽旋律。
中华民族发展史:团结之歌凝聚奋进力量
从五千年文明长河中走来,《爱我中华》在重大历史时刻凝聚起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在党课现场,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自发打起节拍,用最热烈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共同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

音乐党课的尾声,全场挥舞着鲜艳的小红旗,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旋律、铿锵的歌声久久回荡,将整场音乐党课氛围推向最高潮。
据悉,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品牌特色建设,强化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创新党课内容和形式,着力打造“党课+专业”模式,努力提升党课吸引力。此次“音乐党课”就充分发挥了艺术学院专业优势,开启了教育与音乐艺术交融互促的特色模式,为党员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初审:刘成 编辑:琰鑫 责编:梁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