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意识的本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高校是人才培养、思想传播、知识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成为高等院校所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我们而言,就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进一步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提高创建水平;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要将其贯穿到理论武装、舆论引导、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科学研究等具体工作当中,使广大学生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大家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坚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好教书育人主课堂,巩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力军,弘扬好社会主义主旋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特别是进学生头脑的工作。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的主渠道作用,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着眼于思想解惑、文化解渴、生活解困、心理解压、就业解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把握方向,端正导向,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精神源泉,也是我们学校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为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