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宣讲团一行深入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调研及党的乡村振兴理论和政策宣讲。校领导周进芳教授、潘世东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家政教授,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思政课教师夏金元教授等10余名教师参加了调研和宣讲活动。


在调研过程,老师们实地考察了尧治河村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国磷矿博物馆、创业园、水库大坝等艰苦创业的样板工程;同村两委探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产业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社会治理、生态保护,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等问题,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宣讲。同时,向村民随机发放了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探寻尧治河村脱贫致富的奥秘,为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积累经验。
据悉,尧治河村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依靠村党委团结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全村共同脱贫致富的典范。从1988年起,村党委一班人发出“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铮铮誓言,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带领全体村民开始了开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兴办工厂的创业之路,终于实现了从高山穷村变富村的蜕变,集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幸福村庄、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生态公园、湖北省旅游名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于一身。在这个创业崛起之路上,该村党委发挥了关键作用,先后荣获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十面红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