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至8日,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注重为民靠民惠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方面。坚持重在建设,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贯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1月9日中国文明网)
2019年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强调注重为民靠民惠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方面,这就要求人民群众在摆脱摊了物质贫困之后更要摆脱精神贫困,人民群众物质文明上小康之后也需要精神文明上小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精神小康反过来又为物质小康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什么是精神贫困?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讲就是“精神上缺钙”。我们常见的私欲膨胀、公德缺位,投机心理、短视行为,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小农意识、富而不仁,封闭僵化、崇洋媚外,精神颓废、信仰迷失,这些都是精神贫困的具体表现,由此往往会导致不文明旅游、不文明出行、老人倒了不敢扶等不良行为,甚至于出现明星吸毒、富豪自杀、官员贪腐等极端行为,这些都是阻挡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从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必然会得“软骨病”;从党员干部到一般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像是断了“脊梁”,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公共意识缺乏、道德水平滑坡、个人私欲膨胀、社会乱象丛生。
如何摆脱精神贫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一方面,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另一方面,各级各地党委政府要做好引导,尤其是党支部应当想方设法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实发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和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和引导人民群众摒弃腐朽落后的精神文化,快速走出精神荒漠走向精神绿谷,帮助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齐走小康路、共享新时代。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需要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出力。创建为民表明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初心,创建惠民考察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创建靠民体现的是精神文明创建的主体。我们必须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综合发挥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崇尚榜样、学习榜样、关爱榜样的舆论氛围,用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义工志愿者们的故事温暖人、感化人、教育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形成精神文明建设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