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内动态 >> 媒体关注 >> 正文
【十堰日报】结合实际 真情帮扶
时间:2016-11-27     来源:       作者:

文/图记者党立杰 通讯员王绪乾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句话对于十堰高级职业学校扶贫工作队队员来说,再熟悉不过。为动员教师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该校校长黄志宏多次用这句话激励参与扶贫的党员教师,黄志宏说:“这句古训是《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之民本篇》中的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写的 《摆脱贫困·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一文中的一句话。要帮助困难户摆脱贫困,必须心怀百姓。我校对口帮扶的竹山县柳林乡公祖村较偏远,参与对该村村民的帮扶活动,对我们是一次精神洗礼……”

认认真真走访调研

7小时,是十堰高级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恒胜、副校长杜尚玉往返公祖村村委会和扶贫户家里所需的时间。公祖村有些贫困户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坡陡路差,行车时车轮经常打滑。50多岁的杜尚玉腿有伤,步行下山时只能倒着走。

一次,该校副校长钟勇与保卫科长钟辉结伴翻山前往贫困户伍正学、伍正才家,雨过天晴,土路泥泞,返程途中,钟辉不慎摔了一跤,右臂脱臼,他疼得汗珠直滚。不得已,他到位于半山腰的贫困户陈艾清家找来了两条毛巾,勉强把右臂挂在脖子上,踉踉跄跄走了两个小时后,才遇到闻讯上山接应的村干部。

公祖村的16家贫困户由该校16名党员教师帮扶,其中有7名是校领导。面对老师们真诚的关怀,一位村民含泪说:“你们比我的孩子还关心我家的经济状况,比我家亲戚上门都勤……”

在开展帮扶活动中,该校老师受过伤,流过汗,忍受过孤寂……黄志宏说,参与精准扶贫,磨炼了教职工的意志,使16名党员教师感受到了贫困户的不易。

10月13日早上,秋雨绵绵,李恒胜和杜尚玉率领扶贫工作队一行五人,驱车奔赴公祖村。竹山县城到公祖村的途中有两处正在修路,本就崎岖不平的路面顿时变得泥泞不堪,汽车几次险些陷到泥坑里。赶到公祖村已是下午三点,到村委会报到后,工作队立即赶往贫困户贺启付家,他家“易地搬迁”的新房还未建好,屋后就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赶到贺启付家,看到他家的房屋后面新修的挡土墙牢牢地护住新房,大家悬着的心放下了。随后,杜尚玉约访了贫困户伍正才,为他送去了过冬衣物。依然单身的伍正才住在公祖村3组的大岭岩。在工作队帮扶下,他已在村里人口聚居的地方买了新楼房。

10月14日早上,工作队来到了公祖村槐树湾的机耕路上。槐树湾有公祖村最重要的水田,到槐树湾只有一条机耕路,今年的多场大雨已把这段渣土路冲得高低不平,农用车已无法通行。工作队实地察看并向学校汇报后,该校立即召开党委会,部署修复这条路,并批准了修路经费。

扎扎实实开展帮扶

10月29日下午,该校驻村扶贫队员童兴振、邢文广、钟辉背起行囊赶赴公祖村。与其他驻村扶贫队员一样,他每月至少要在公祖村住10天。

公祖村只有一位年轻的村干部会使用电脑,计算机行家童兴振到来后,需要用计算机完成的繁重工作接踵而至。每位贫困户的电子档案里有21项内容需要填写,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计划等都要整理清楚输入电脑。另外,还要撰写贫困户脱贫前后对比的电子材料,每个工作队还要写两份脱贫总结材料。这些工作基本都落在了童兴振肩上。

来到公祖村后,十堰高级职业学校扶贫工作队一方面对村干部开展电脑操作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针对公祖村的实际情况,组织村民开展核桃栽培、土豆种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对于时下盛行的电子商务,该校也在公祖村大力推广相关技术,有条件的农民接受培训后,在家中就能利用网络出售土特产品。

针对高山住户扶贫搬迁后有的村民没有土地,有的村民因患病无力脱贫的问题,该校扶贫工作队队员时常与市工商局、汉江师范学院、市纺织协会的扶贫工作队员沟通交流、学习取经,力争发挥职校优势,改变公祖村的贫困面貌。如今,在十堰高级职业学校、市工商局、市纺织协会等部门的帮扶下,公祖村建成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个,安置生态扶贫搬迁户61户,建设村级档案室1个,修建便民桥1座,还打通了公祖村村民聚居区的第一条环形公路。

采访手记

带着真情去扶贫

在采访中,记者来到市工商局走访了该局派驻公祖村的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郑志强。郑志强介绍,在公祖村有4个市直驻村扶贫工作队,分别是由13名队员构成的市工商局扶贫工作队,主要承担该村1组、2组19户57人的脱贫任务;由16名队员构成的市高级职业学校扶贫工作队,主要承担该村3组16户58人的脱贫任务;由10名队员构成的汉江师范学院扶贫工作队,主要承担该村4组、5组21户69人的脱贫任务;由9名队员构成的市纺织协会扶贫工作队,主要承担该村4组7户23人的脱贫任务。

郑志强说,扶贫工作队员在公祖村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不吃村民一粒米,不拿村民一根针。

今年4月,扶贫工作队意外发现贫困户赵春来家的新房有险情。原来因连日暴雨,他家房后山体松动,有滑坡迹象。当时正值赵春来乔迁新居之际,加之当天是他60岁生日,许多村民前去祝贺。为避免发生危险,工作队员立即与随行村干部疏散村民,同时从山下租了2辆挖掘机抢险。为让在赵春来家吃午饭的客人安心用餐,队员们在雨中监测滑坡情况,丝毫不敢懈怠,一次次婉拒赵家盛情的用餐邀请……经过工作队员两天两夜的奋战,赵春来的新房保住了。

郑志强回忆: “当时情况危机,赵春来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我们一方面要及时抢险,一方面要守护赵春来,防止他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