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红军赵子龙”之称的贺炳炎将军,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不用敬军礼的将军”。他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征战了一生,不仅失去右臂,还多次负伤,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鲜为人知的是,贺炳炎9岁时就拜师学习武当剑。他的传奇,是在战争年代一场仗一场仗打出来的。
■记者 朱江 实习生 贺彩霞 整理
9岁拜师学习武当剑法
2016年9月1日,在央视一套晚八点黄金时段,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品牌节目《开学第一课》如期亮相。《开学第一课》邀请了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与节目,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给全国中小学生献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开学第一课。
节目中,嘉宾贺陵生讲述了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贺炳炎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他在被敌人的子弹打碎右臂之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去伤臂。当年,贺龙元帅举着他锯下的骨片对战士们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
鲜为人知的是,被誉为“红军赵子龙”的贺炳炎将军,在9岁时就拜师学习武当剑。他的传奇,是在战争年代一场仗一场仗打出来的。
1913年,贺炳炎生于湖北宜都松木坪江家湾,6岁时母亲病故,姐姐被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哥哥过继他人,贺炳炎由婶娘收养。贺炳炎9岁时,就随父亲到煤矿背煤,但因年小体弱,力不能支,只得托人说情,到邻村给地主放牛、干家务活。后来,贺炳炎因忍受不了地主的欺压,怀恨出走,给人杀猪,拜师学篾活、裁缝、打铁等。
也是在这一年,贺炳炎的生活里出现了明亮的一笔。经人介绍,他投师于武当一清道长门下,学习凌霄剑法,后改学玄虚刀法。从9岁拜师学艺开始,他坚持常练不辍,武艺日臻纯熟。
起初,他的学名叫贺从炎,但武当道长见他气宇不凡,想到将来一定会名震华夏,于是给他改名叫贺炳炎,取“大火冲天”之意。
贺炳炎学得一身武当功夫后拜别了师父,独自去闯荡。当时,国内战乱四起,贺炳炎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遂下决心参加革命。
16岁跟随贺龙闹革命
1929年,16岁的贺炳炎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他的父亲贺学文参加了贺龙的部队,贺炳炎缠着父亲也要当红军。父亲说他年纪还小,没答应他。倔强的贺炳炎就一路追着红军的队伍,父亲撵他回家也撵不走,正好被贺龙看见。贺龙说:“收下,收下,到宣传部去提糨糊桶子吧。”
贺炳炎第一次上战场,就名扬红军部队。初战,他握着一把菜刀,孤身冲入敌阵,左砍右杀,令敌人望风而逃,于是大家都称赞他是“贺小龙”。
当贺龙听说此事后,也不禁对这位刚加入红军的赤胆小英雄刮目相看。由于作战勇猛,1929年6月,贺炳炎被任命为红三军手枪大队大队长,后担任骑兵大队大队长。虽然贺炳炎担任了骑兵大队长,但南方马少,大多数时候,贺炳炎还是步行提刀冲杀。闲暇时,他就教战士们习练武当功夫。
有一次,贺炳炎率领骑兵队偷袭了国民党军驻扎的县城,抢了十几匹战马。在回部队的路上,贺炳炎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名司务长。
这时候,敌人已经闻风而动,骑兵队若再折返回去恐怕会凶多吉少。但是贺炳炎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志,他从大局考虑,命令骑兵大队继续撤退,自己单枪匹马飞驰入城。一进城,他就看见司务长站在一家店铺门前心急火燎地左顾右盼。贺炳炎拍马飞奔到司务长的身旁,然后俯身伸手将他搂起,横抱在怀里。
当时,敌人的大队人马已经赶到,把贺炳炎和司务长团团围住。但他全无惧色,挥舞着大刀奋力搏杀,连砍了数十个敌人,撕开了一条口子,终于顺利杀出了重围。此战过后,贺炳炎的威名传遍三军,被大家誉为“红军赵子龙”。
“独臂将军”单手作战
1935年11月,贺龙率领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蒋介石派出国民党精锐部队拦截。在澧水河畔,红军部队与敌人重兵相遇,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如果不能顺利突围,部队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紧急时刻,贺龙找来了名震三军的贺炳炎,命令他必须打退敌人的进攻,撕开一道缺口。贺炳炎毫不含糊,组织部队进行了十几次冲锋。在一次冲锋的时候,敌人的开花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臂,顿时被打得血肉模糊。
警卫员把他抬到野战医院,贺龙闻讯后,命令红二方面军的卫生部长贺彪竭尽一切力量抢救贺炳炎。当时,他的右臂已经无法保全,必须要尽快截肢才能保住性命。但是红军的手术条件非常简陋,医疗器械奇缺,连止痛用的吗啡都没有。贺炳炎知道这一情况后,对贺彪说:“我不用打吗啡,你直接用木工锯给我锯掉!”
说完,他就让卫生员把他绑在门板上,要了一条毛巾塞到嘴里。贺彪持锯“嘎吱嘎吱”地锯了两个小时。贺炳炎闭目咬牙,汗流满身,一动一动。
就这样,贺彪完成了整个手术,前后共用时2小时16分钟。手术结束后,贺炳炎见到贺龙的第一句话是:“贺老总,我以后还能打仗吗?”
贺龙紧紧地握住贺炳炎的左手说:“你还有一只手呢,只要有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从此,贺炳炎就用一只手继续征战,成了我军威名赫赫的“独臂将军”。
贺炳炎一生南征北战,共负伤11次,身上留有16处伤痕,他常说:“我总能大难不死,一来运气好,二来就靠我这身功夫,你们要是也上武当山学几年,保管也没事。”
抗日战争时期,贺炳炎只剩下一条左臂,可打起仗来依然威风不减。抗战之初,贺炳炎任八路军120师716团团长,取得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歼灭日军5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斗中,贺炳炎与一名手握战刀的日军上士遭遇。贺炳炎手中的驳壳枪子弹打完了,他随手捡起一支上了刺刀的日军三八式步枪,用左手握枪,以臂弯夹住枪托,直逼日军上士。日军上士见贺炳炎只有一条胳膊,竟示意他进攻。贺炳炎心里有气,一个猛刺,将刺刀戳进了日军上士的胸膛。
解放战争时期,贺炳炎历任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军区第3纵队副司令员兼5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1955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同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先后两次征战到十堰
1945年4月,贺炳炎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见到毛泽东主席,他急忙以左手敬礼,毛主席握住他的手说:“你是独臂将军,免礼!”继而,毛主席感慨说:“中国从古至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这样独特的人才!”贺炳炎赶紧说:“主席,我没有右手了,但左手还在,部下见了主席,当然要敬礼。”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将军因病去世,年仅47岁。1960年7月5日,成都军区在蓉城举行公祭,数十万军民冒雨云集在北校场,为将军送行,其场景感人至深。贺龙元帅含悲书送挽联:“卓越功勋传千古,革命精神永长存!”
汉江师范学院思政课部中共党史专家孟宪杰副教授通过研究认为,贺炳炎作为红三军军长贺龙身边贴身的警卫人员,在1931年贺龙火攻均州城时,随红三军在十堰地区征战过;1932年11月、12月,红三军在战略转移7000里的“小长征”中,进入郧西县上津境内、竹溪县与陕西平利县交界地区,贺炳炎作为团长,再次率部在十堰地区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