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师范学院更换校牌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吕伟 报道: 昨日上午,汉江师范学院校名启用仪式暨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该校南风剧场举行,这标志着拥有近40年专科办学历史的郧阳师专终于升本更名成功。同日,该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战略合作共建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学院第一届运动会举行。
2015年10月,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评审,认定郧阳师专办学水平全部达到本科设置标准。据了解,该校第一批成功申报本科专业4个,分别是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发函湖北省政府,同意在郧阳师专基础上建立汉江师范学院。4月8日,省政府正式下发文件。
郧阳师专前身是创立于1904年的郧阳府师范学堂,1954年重建郧阳师范学校,1975年开始设立大专班,1977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支援二汽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郧阳师专从1958年开始多次无偿让出校园,四越汉江辗转三地6次搬迁和重建。在背负沉重历史包袱和错过数次发展机遇的不利局面下,郧阳师专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统计数据显示,从1975年举办高等教育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38届专科毕业生、10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70%的中小学教师和30%的基层干部均为郧阳师专毕业生,学校因此被誉为鄂西北“基础教育的脊梁”和“基层干部的摇篮”。值得一提的是,近3届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率达到96.76%,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据了解,该校致力于全面培养地方发展急需的环保、旅游、文化、生态农业等应用型本土人才,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全力服务市委、市政府“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目前,该校以武当和汉水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地方文化研究品牌。同时,学校高度重视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环境污染与防治工程、生物技术及应用等领域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据介绍,该校已连续6届蝉联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全国语言文字示范校”、“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昨日郧阳师专正式更名汉江师范学院
教育脊梁和人才摇篮
——郧阳师专成功升格本科更名汉江师范学院的背后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吕伟 张贞林图/记者 张建波 特约记者 任自玲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迁徙史志,这是一座心系家国的教育丰碑!
2016年4月27日,一个注定要被十堰350万人民记住的日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郧阳师专”)正式升本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从而开启了十堰高等教育史上一段全新的辉煌征程。
从郧阳区到丹江口市再到十堰,从椿树巷到北门坡到白浪马路大队,从香炉崖到金岗山到北京南路,四越汉水6次迁徙,郧阳师专在为国家工程作出巨大奉献和付出的同时,也不断在为自身的发展梦想不遗余力!
昨天,“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10个字正式被“汉江师范学院”取代,成为永远镶嵌在十堰2.4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升本”梦想始于1998年
无数次挫败一次次爬起一朝梦圆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校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调整与改革,彼时,作为湖北老牌8所师专之一的郧阳师专就萌生了“升本”的梦想。
刚刚退休的郧阳师专(现汉江师范学院)校长喻斌回忆,1998年,当时升格本科的路子大都通过院校合并实现,所以郧阳师专想通过专科直接升本的愿望落空。
其间,荆州、黄冈等一度齐名的省内老牌师专通过合并等形式先后“升本”,偏安于丹江口的郧阳师专还在为办学场地发愁。喻斌说,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丹江口校区已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最终形成了“一校两地五处教学”的尴尬局面。
这种局面带来的是一系列不良反应,高层次人才不断流失,办学质量无法有效提升。怎么办?“升本”是唯一出路。
机会很快又来了。
本世纪初,省、市两级政府拟对十堰地区的高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将市内4所高校整合组建“湖北科技大学”,这对志在“升本”的郧阳师专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喻斌说,当时,郧阳师专把这项工作摆在首位,停止了学校的基本建设,积极参与十堰区域高校资源整合。
2004年4月,省政府作出“十堰区域高校体制改革暂缓进行,各自独立发展”的决策,让郧阳师专合并“升本”的梦想破碎。
这条路走不通,郧阳师专遂作出学校搬迁十堰城区再行“升本”的重大决定。
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
“学校的短板在于地理区位和硬件设施,如果迁址十堰城区,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喻斌告诉记者,为此,学校一边搞建设一边抓“升本”。
2005年,在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郧阳师专获得“优秀”。200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专家组第一次进校,郧阳师专亮出全部家底,恳请专家把脉问诊。
2009年,郧阳师专迎来一次“升本”良机,囿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到位而失之交臂。
2010年,郧阳师专正式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学校“升本”的目标,并成立学校“升本办”。紧随其后,省政府将郧阳师专“升本”列入《湖北省‘十二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这可以说是一大实质性进展。
这一支持无疑给郧阳师专“升本”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2012年6月,湖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专家组再次进校,对照本科院校设置标准进行考察,专家组一致同意向教育部申报。然而,由于指标限制,郧阳师专未能入围。
之后,郧阳师专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计划合并为“湖北交通学院”,但因种种原因搁浅。2015年3月21日,省里明确表示支持郧阳师专独立“升本”。
2015年6月,湖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专家组一行7人,对郧阳师专进行实地考察。经专家组认真审议,同意将郧阳师专升格为汉江师范学院上报教育部和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
同年9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进校考察。10月16日,郧阳师专升格为汉江师范学院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评审。2016年1月24日,教育部对郧阳师专升格本科进行公示。
2016年3月28日,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中,郧阳师专升格为汉江师范学院的设置申请获批。“终于等到你!”汉江师范学院学生在网上评论称,“吹了这么久的风,这次终于是真的了。”当这一刻到来,曾经无比热切憧憬学校“升本”的该校图书馆老师胡遂生泉下应该欣慰了。
为什么选择这一校名?
事实上,早在2005年郧阳师专就拟定了郧阳师范学院、汉江师范学院、汉江学院3个校名。据透露,郧阳师专曾因学前教育优势而被建议定名湖北幼儿师范学院和湖北工商学院。“明显不合时宜。”喻斌表示。
2015年3月28日,郧阳师专“升本”动员会举行,“汉江师范学院”作为新校名被正式提出。
“考虑到‘郧’字生僻,不利于传播和交流。”喻斌说,最终选择了“汉江”,“一是学校的地理区位位于汉江中游,二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地域性强,有代表性。”
经省教育厅批准,1997年至2009年,学校先后与湖北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汉语言文学等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共培养全日制本科生3981人。“12年的本科办学实践,锻炼了教师队伍,积累了本科教学和管理经验。”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陈俊表示。
四越汉江迁徙三地
“车轮上的学校”是脊梁也是摇篮
立于郧阳师专校前广场零公里标志处,所有关于这座学校的不易和艰辛仿佛就在昨天,但在2016年暮春那清澈不乏热烈的阳光指引下,眼前这座现代化的大学校园让人充满了力量和憧憬!
目光徐徐上移,沧浪观鱼、弟子规及茹古涵今等景观一一映入眼帘;沿聚英路前行,穿过“行之道”隧道,时雨楼、清美楼和春雪楼鳞次栉比;循着集贤路移步,崇文楼、明理楼和尚艺楼温润如玉……明德阁伟岸且儒雅,起凤潭不深却幽静,桐华苑中更是书香沁心令人流连,稻香园里则有美味三餐饕餮不已……
2014年4月29日,郧阳师专校园文化景观园林土建及绿化工程竣工验收,这标志着该校始于2008年的新校区建设基本宣告完成,一座占地面积646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风格鲜明的大学校园在北京南路拔地而起。
6年建设,如果再加上前期规划和拆迁,郧阳师专整个新校区耗时已将近10年。
这是郧阳师专的第六次迁徙,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迁徙,这一次是真的安定下来了。
当站在历史的坐标点上回首往事,前5次迁徙的一点一滴仿佛就在昨天。如果以倒叙的手法梳理这段历史,丹江口是郧阳师专师生生活和学习时间最长的一站。
从1979年6月新校址确定在丹江口市城区金岗山,到1980年1月新校区基建工作开始全面铺开,再到1983年暑假郧阳师专全部从郧县(今郧阳区)搬到丹江口,经过近4年的艰苦建设,丹江口新校区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这30年时间里,郧阳师专才真正有了一所学校的模样,一批批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但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学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郧阳师专所处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的先天不足愈发突出。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2005年10月,郧阳师专不得不谨慎地提出迁建十堰的请求。和前5次不同的是,这次是学校主动提出的,姿态的背后是郧阳师专对发展现状的忧虑和搏击长空的雄心。
如果在金岗山沿着汉江河谷溯源划一条线,那么就会在郧阳区东郊和香炉崖重合,这里正是郧阳师专第四次迁建的地点。
耗时近10年,在荒山上从零建起楼房和平房20余栋,建筑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在那样一个年代是多么艰辛不易。残酷的现实是,香炉崖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一所专科院校的办学要求,而且还存在着令人忧虑的地质隐患,同时还出现了饮水困难的窘境。
关于第三次迁建,则是为了支持二汽(今东风公司)的整体规划,郧阳师专从刚刚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新校园撤出。
1958年9月,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处于淹没区的郧阳师专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回迁北门坡。这是第二次迁建,而且是边迁建边教学,直到1963年迁建工作初步告一段落。经过4年的探索磨练,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都渐渐恢复,但丹江口水利枢纽的下闸蓄水再次改变了郧阳师专的命运。
水不等人,容不得丝毫犹豫,郧阳师专人不得不放弃仅有4年的安宁生活,再次踏上奔波之路。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郧阳地委决定将郧阳师专迁到当时的白浪公社马路大队。
第一次迁建是在1954年。
为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省教育部门决定将该校师范部和师训部从4年前成立的郧阳联合中学分出,单独成立郧阳师范学校,新校址是在旧郧阳府衙门和旧郧县衙门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
这片雄踞于郧县老城中心地带的古老建筑群,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作为一所上世纪50年代新成立的师范学校,办学条件相当优越。
完整经历学校6次迁建的郧阳师专校党委原副书记杨剑英感触颇深地说:“一所学校,平均每10年搬迁一次,史所罕见。学校在关键时刻能够顾全大局,勇于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这种精神值得肯定。”
首批4个本科专业,今秋开始招生
郧阳师专升格为汉江师范学院后,完成了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的提档升级,成为一所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经教育部批准,汉江师范学院首批设置4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英语、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今年秋季开始招生,计划招生400人。本科专业均由教授、副教授授课,有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的机会。
同时,汉江师范学院的46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艺术、体育)同步面向全国招生,预计招生计划为3700人。
汉江师范学院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创造条件升本:一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可免试推荐攻读本科;二是毕业生可参加湖北省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合格者录取到湖北省省属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获得普通本科文凭;三是在专科学习期间,可以同时套读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的自考本科,专科毕业时,同时可获得自考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2016级新生中学习优秀者,有机会在本校推荐专升本。
根据汉江师范学院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将达到10000人,其中本科生7000人。 在办学层次上,以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适度保持专科学历教育。
在办学定位上,汉江师范学院将立足十堰、面向湖北、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辐射秦巴山片区,努力建成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上,学院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打造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
“学校升格更名,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学校的转型升级,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纪光录说。
“为师为范传道授业百年文脉忆郧阳,兴教兴学立德树人万里鹏程耀汉江。”在汉江师范学院和郧阳师专之间,是文脉和薪火的永矢相传,是脊梁和摇篮的坚硬温暖……
地址: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