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施文明
4月26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堰城市精神、城市形象标识、城市宣传语活动正式启动。前后历时7个月,在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下,征集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城市精神是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积淀,是市民共同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的集中表达,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精神品质决定了城市的未来发展,在引领发展、提升竞争力方面起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承载着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责任担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集道教圣地武当山、世界唯一“龙蛋共生”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等旅游名胜于一体,拥有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城市名片和“中国卡车之都”美誉。建市以来,十堰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宜居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十堰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5年3月27日,在推进五城联创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十堰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建设青山绿水、厚重质朴、文明和谐大美十堰的号召。
文明城市需要精神鼓舞斗志,推动发展要靠精神凝聚人心,面对新时期、新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真抓实干。市委书记周霁作出“通过开展十堰城市精神、宣传语、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五城联创”的重要批示。基于此,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4月24日印发《十堰城市精神、城市形象标识、城市宣传语征集方案》,同时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征集活动组委会,向社会发出《十堰城市精神、城市形象标识、城市宣传语征集公告》。
到5月31日24:00投稿截止,组委会共收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辽宁、山东、山西、四川、贵州、安徽、广西、新疆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作品1987件、12260条(幅),其中城市精神1009件、4369条;城市形象标识79件、141幅;城市宣传语899件、7750条。参与征集活动的有机关干部、工人、医生、农民、大中小学生、个体私营业主、离退休人员等,投稿作者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9岁。
为确保征集活动公正公平,切实做到全过程公开透明,从6月2日至8月26日,组委会严格按照活动阶段、步骤安排、时间节点组织进行四轮“盲评”。第一轮为专业学者初评,全权委托郧阳师专的专家教授,成立3个专门小组,在所有投稿中初选出城市精神100条,城市宣传语150条,城市标识20幅;第二轮为社科专家评审,市社科联牵头组织,邀请13位来自市内各方面的理论专家,在第一轮初评和网上投票基础上,筛选评审出城市精神15条,城市宣传语20条,城市形象标识10幅;第三轮为职能部门复审,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五创办牵头,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法制办、市教育局、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市文联、十堰日报社、十堰广播电视台、郧阳师专等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在第二轮评审和网上投票基础上,精选评审出城市精神12条,城市宣传语15条,城市形象标识8幅;第四轮为组委会议审,市委办、市政府办等组委会全体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最终评出城市精神10条,城市宣传语10条,城市形象标识6幅。每轮评审结束后,结果均通过十堰日报、十堰晚报、秦楚网、十堰文明网和十堰电视台进行公示,进一步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经过四轮“盲评”及媒体公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将有关评审及网上投票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市四大家领导报告,并征求市文明委成员单位意见。在此基础上,10月16日,市领导再次召集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专题听取、研究征集情况,充分肯定各方面所做工作,对评审结果及评奖情况进行认定讨论。11月19日至26日,将拟评奖作品名单及作者予以公示,对有疑问、存在争议的作品进行了核查,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基础上,按程序组织了评奖和颁奖。
下一步,组委会本着“宁缺勿滥、积极稳妥”的原则,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做法,进一步组织专家学者选择精品佳作集中打磨,尽快提炼出符合十堰特质、体现十堰风貌的优秀作品,真正让城市精神、城市宣传语、城市形象标识成为凝聚人心、引领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