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内动态 >> 媒体关注 >> 正文
[十堰晚报]社会各界热议“大学生饿死家中”
时间:2012-04-27     来源:       作者:

社会各界代表共话“王小林之死”给社会留下的反思。

■文、图/记者 罗毅 唐晓玮实习生 周亚晖

本报讯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首位大学生王小林,因毕业后不适应工作环境长期在家,最后竟饿死家中。此事已过去1个多月,可关于他的各种讨论仍在继续。4月24日下午,王小林大学母校郧阳师专组织了一场专场讨论会,邀请教育行政官员、教育专家、王小林的老师、心理专家、学生等社会各界代表,共话“王小林之死”给社会留下的反思。

1990年,王小林考入郧阳师专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2班。在校学习期间,王小林学习成绩优异,其留存在郧阳师专的学籍卡显示,他的专业课成绩都在90分以上。在校刊《武当学刊》1993年第二期,王小林还发表了一篇论文。1993年,王小林经学校推荐获得专升本资格,后升入荆州师专读本科1年。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却两度辞职,最后宅在家中,直至饿死。

王小林饿死家中的消息经本报率先报道后,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网、凤凰网、腾讯网、搜狐网、华讯财经、中国频道等全国近百家网站进行了转载,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进行了报道。

获悉王小林的死讯,郧阳师专数学系的师生们开展了多次讨论会。4月24日下午,该校又组织专家开展讨论。参与此次讨论的有市政协副主席朱仕雄,教育专家曾孔生、刘立辉,心理专家曾跃霞,王小林启蒙老师刘胜厚,以及郧阳师专党委副书记周进芳,数学系教授邓乐斌,思政课部主任、教授王道国以及学生代表等。

大家认为,“王小林之死”是个个案,从其在校的学习成绩和表现来看,学校对王小林的教育是成功的。而王小林最终走上不归路,包括多方面的原因,其心理上有问题,社会对他关心也不够。王小林的死留给人们的不仅是遗憾,更多的应该是反思。专家们都感叹,王小林事件中有很多个“假如”,“假如他找到一份更适合他的工作”、“假如他娶个媳妇”……如果有一个“假如”成立,王小林就不会死,可人生没有假如。

郧阳师专党委副书记周进芳说,讨论“王小林之死”,并不是为了追问谁的责任,追究谁该为王小林之死负责,“我们是想通过这次讨论,给逝去者一支安魂曲,给关注者一套思考题,给求学者一副清醒剂,给教育者一个警示钟。”

■记者 罗毅 唐晓玮 特约记者 任自玲实习生 周亚辉 整理

十堰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朱仕雄:

“人要适应社会变化”

王小林事件发生后,我看了很多媒体的报道。对于王小林,我给他的定义是极致偏执型的人。

这些年引起我特别关注的教育事件有两个,一是王小林事件,另外就是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我很关注马加爵的心理历程,他的父母都是低智无能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的心理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当别人藐视他,鄙视他的父母,他产生了憎恨心理。家庭贫穷也让他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他也发奋考上了云南大学。让他接受不了的是,在大学还有人鄙视他、藐视他,所以他采取了极端手段。他是反人性的。

王小林正好与马加爵相反,王小林是逆人性的。他离开学校17年,不劳动,开始几年靠母亲种粮、种菜,养活他。母亲走后,他还是什么也不干。邻居喊他吃他就吃一点,实在饿得不行了,地里长的青菜他也生吃。

王小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这样折磨自己,他的心理到了极其偏执的状况。

王小林的人生历程有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到幼年时期。他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悟性好。推荐考专升本,说明他在大学期间是很优秀的。我记得,1989年,整个郧阳地区考取本科的只有79人,专科以上的也只有1000多人,这说明王小林是很优秀的;第二个阶段,参加工作。这一时期,他的心理就出现了问题;第三个阶段就是回家以后,不劳动,在家靠母亲养活,并将母亲打走;最后一个阶段,母亲也离开,身边没有人,直到死。

我认为,王小林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王小林受过高等教育,学数学的人思维是很缜密的,他应该能很理智地选择人生。而他选择做宅男,说明人生观出了问题;第二,他应该具有基本的伦理道德,可是他没有。最典型的就是,他让年迈的母亲养他,还殴打母亲;第三,他违背了生物生存的规律。人饿了应该吃,他却不知道;第四,他违背了人性。人性中最根本的属性就是生命性。人应该尊敬生命、敬畏生命,他却糟践生命,自己把自己折磨死。

王小林事件是个特殊的案例,不应归结为教育问题。人要学会适应,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还要适应社会的变化。

王小林启蒙老师刘胜厚:

“他天资聪明,智商十分高”

我是王小林的启蒙老师,也是王小林的邻居。王小林天资十分聪明,智商十分高。我清楚记得,当时的教材里有个数学基础训练,“皮球落在树洞里”,当时我们的老师答这个问题都很费力,而他不仅知道怎么说,而且知道怎么做。1985年,郧县教育局举行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竞赛,我半夜里背着他走了30里山路,赶到县城,他最终取得全县第三名的成绩。

我对王小林的关注历时11年。2001年5月19日,我以王小林的经历写成《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刻不容缓》发表于《十堰日报》。2002年4月17日,第二篇《大学生沦为孔乙己》发表于《十堰晚报》,反映王小林坐吃山空,游手好闲。2006年10月26日,第三篇《可叹啊,堂堂大学生沦为乞丐》发表。2012年3月17日,最后一篇《村里首个大学生缘何饿死在家中》发表。

今年3月5日,我回家后发现王小林已经不能动了,就去看他,给了他根烟。他伸手来接,我看到,那不是手,是火柴棒。过了一个星期,村里人让我去看看他,说他可能已经死了。我去后发现,他已经是僵尸了。我认为,王小林事件不能说是教育的失败。把一个山村的小孩培养成一位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第二,不能说他的毛病出在家庭。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第三,不能说是社会制度不优越。王小林毕业后分配到一所条件优越的中等专业学校教书,社会给他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第四,不能说学校环境、教育氛围有问题。我身边有很多同事都是从郧阳师专毕业的,他们在教学中都很优秀。

从王小林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经历10年寒窗,完成学业后,理应回报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大学毕业后要主动适应工作环境,不应该用自己理想化思维去设想生存环境,而是要用自己的理想去创造条件,改变环境。

郧阳师专数学系主任、教授邓乐斌:

“有一个‘假如’成立,他就不会死”

我没教过王小林,但他在校的情况我还是了解一些。1993年,王小林从郧阳师专数学系毕业后,推荐专升本。那时候专升本指标很少,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学校推荐后,还要经过考试录取。

在校期间,王小林学习非常刻苦,尤其在专业课学习上,非常突出。他的学籍卡片显示,高等代数第一学期99分,第二学期98分。数学分析第一学期98分,第二学期91.5分,第三学期99分,第四学期91分。解析几何96分,近似代数90分,复变函数95分,高等几何94分。专业学习成绩每一科都在90分以上。另外,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公开发表了《关于有限乘积空间》的主题论文。专科生公开发表论文,他是郧阳师专数学系第一人。他还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大学生科研创作新苗称号。

另外,据王小林原来的班主任、团支书、班长、同学介绍,王小林非常喜欢同学问他数学问题,特别乐意为同学解答数学问题。有时候同学都听烦了,他还在讲。

在看到王小林的学籍卡片后,我十分震撼。我也是郧阳师专数学系毕业的,我毕业的时候没有论文发表,专业成绩也不如他。一个专业课这样优秀的学生,就这样走了,我感到非常惋惜、悲痛和不解。他的班主任和论文指导老师听到王小林的死讯后,也十分惊讶和震惊。

可以说,王小林是棵参天大树,却没有找到适合他的土壤。我们学校2002年毕业的学生焦勇,也是数学系学生,毕业时也发表了一篇论文,他的专业成绩没有王小林好。但才过了10年,他现在已经是名牌大学的教授、博导。我曾经也说过,王小林事件中有很多个“假如”,如果有一个“假如”成立,他就不会死,会给社会作出很大贡献。

十堰市艺术学校党委书记刘立辉:

“我们需要对宏观教育进行反思”

王小林事件发生后,有人责怪王小林好逸恶劳、自取其咎,有人批评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失职缺位、救助不力,有人抱怨左邻右舍缺乏爱心等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通过王小林事件反思一下我们的宏观教育急需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们给子孙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青年学生都像王小林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懒得伸手,饭来懒得张口”的生活。学校教育同样是“一俊遮百丑”,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忽视体育、不谈美育,劳动课基本没有。评价教师“唯升学率论”,评判学生分数第一。社会氛围更是一片浮躁,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权、钱两个字。如此畸形的教育模式和社会氛围,教化出来的人不出问题才是怪事。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首先要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制造死记硬背的考试机器。 其次,教育的真谛是“习惯”。我认为,王小林在辞掉工作后只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什么都不做,连饭也懒得做着吃。好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家人、同学、同事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更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强制力”。 最后,育人必须分阶段进行。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青少年学生在不同阶段成长的需要和特点,遵循其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确立不同发展阶段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如果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在每个人的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都能够有针对性地完成其发展任务,满足其发展需要,我们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必将产生大的飞跃,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湖北医药学院教授、教育专家曾孔生:

“社会对特殊人才的培养缺乏相应机制”

我们可以从王小林事件中引发系列思考。首先是心理问题,王小林不是精神疾病而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属于偏执人格,他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是这样。从心理上讲,人最低层次的需求是活下去,最高层次是做学问,他的自我意识不够客观,抓住了最高层次却放弃了最低层次,这两者对他来说互相矛盾。到最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时却又开始逃避。 其次,对大学生就业的思考。要先就业再择业,一开始是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有一个磨合期,说不定再坚持一下就能出现转机。就业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最后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对特殊人才的发现、培养缺乏相应的机制。优秀的人才被忽略,被社会所抛弃,而像王小林这样的特殊人才现今还有很多,所以建立一套发现、培养特殊人才的机制十分必要。王小林智商高情商低,两者矛盾相当大,到最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偏执到极端,一度失去理智,殴打自己的母亲,十几年的学业也荒废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说教育的问题是指的大教育环境,教育不等于教育者,教育也不等于学校教育,教育更是终身教育。

郧阳师专党委副书记周进芳:

“人的灵魂世界更需要关注”

可以说,王小林之死是一个悲剧,他没有按照一个正常人生存、发展的生命轨迹走下去。他从一开始的令人羡慕,到之后的“亲离”,再到最后饿死家中,令人扼腕叹息。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王小林人格的偏执缺失是其根本原因。 从整个大教育环境看,王小林的家庭教育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是跟众多农村家庭一样,“望子成龙”成为父母最大的期望,除了学习,其它都可“忽略不计”。但现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最缺少的是科学价值体系的构建,失去了天性的教育必定产生错位。小学中学抓得太紧,上了大学开始松懈;课堂上讲的都是大道理,而用于实践的东西有缺失;大学生只顾看着脚下却不知道抬头看看广阔的星空。要知道,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为未来终身的发展奠定一个重要基础。 在对王小林的报道中,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比如,“他平时很要面子,从来不到村民家吃饭”;“他在地里割麦子,忽然一个人傻傻大笑”。我认为他不是傻笑,是苦笑,他在笑自己一个大学高材生,如今要在地里割麦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王小林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希望得到尊重却找不到得到尊重的途径,他想表达自己的尊严却找不到表达尊严的方式。“酷热的夏天,他却穿了一件厚厚的棉大衣”,这个细节我感到王小林是想表达他需要情感上的温暖。 因此,王小林的悲剧让我深深地感到,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精神世界都需要关注,尤其要关注人的灵魂世界。

郧阳师专思政课部主任、教授王道国:

“社会应当给偏才特别的关注”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二十一世纪人才教育定了个基调:人才应当是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沟通和学会学习。从王小林身上可以看出,他没有学会如何在逆境中生存。 王小林这个个案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王小林是个偏才,社会应该给予他特别的关注,周围的人也应该给他更多的温暖和关爱。王小林辞职后,如果周围的人能给他关心,他可能会回到学校。王小林的心理遇到问题,如果有人关心和疏导,他可能又会融入社会。王小林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如果有朋友及时开导,他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王小林事件告诉我们,大学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曾跃霞:

“不能以分数评价一个人”

我想从一些现象来看王小林的心理特点:毕业以后分配两次都不适应回到家里,在家不干活,脾气比较暴躁,多次动手打母亲,以至于母亲胳膊骨折、左眼失明,这样的问题无论发生在哪一个家庭,都是比较严重的。并且,平时不修边幅、只吃生食,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作为一个正常人,到了青年时期都渴望交异性朋友,建立自己的伴侣关系,可王小林没有。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心理特点:他的内心是压抑的、遇到问题采取退缩的方式、脾气比较暴躁,内心的焦虑和压力没有合适的方式去表达,所以只有用动粗这种很简单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同时,王小林虽然有一定的自尊心,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说动手打母亲,在很多家庭教育中会有一个基本的底线,一个儿子怎么可以多次动手打母亲,所以,在他的信念系统中没有建立起基本的价值观。 怎样避免王小林事件再次发生,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底应该给孩子什么,值得我们从教育的意义思考。 整个社会的评价系统不能够再以分数来评价一个人,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其实,在王小林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他的家长、老师、周围的人已经发现了他身上某些缺失、不足的问题,但是却以一好遮百丑,这些问题都被我们忽略掉了。对人的评价我们还必须回归人的本源,不能等到他成年了再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突然去要求他。在他的信念系统中,很多都是缺失的。可以看到,王小林的家庭教育没有给他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说,你成年了就该自己养活自己。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句话,家长用自己的爱来扼杀孩子的未来,家长的爱如果不合适的话不是给孩子机会成长而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所以孩子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和学习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耐挫折能力、有困难勇于去担当面对,而不是父母包办代替。现今社会,大家都追求经济效益,很多家长外出打工,把追求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把孩子留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总而言之,一个人之所以产生心理障碍,有多方面的原因,人成长早期的经验对一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也超过其他所有人。所以,要预防一个人产生心理疾病和障碍,需重视早期的经验、家庭教育。

郧阳师专学生陆小波:

“王小林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

就王小林事件而言,他的心态和心理都出现了问题。他是个高智商的人,但是在遇到挫折、变故的时候,他没有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认为,王小林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应该让大学生认识到适应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需要适应社会,在经受历练的过程中成长,只有贵在坚持才有可能干成事情。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摆正姿态,调整好心态,虚心接受不同的建议。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沉下心来做好手中每一件事,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后,才能游刃有余地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顺利地进入到属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