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外资讯 >> 时政要闻 >> 正文
楚天评:尊师重教,书写“惟楚有材”新风采
时间:2015-09-10     来源:荆楚网       作者:

在第3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省正式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针对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突出问题,结合湖北实际,推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补充、培养培训、调整生活待遇、奖励扶持、交流轮岗等6大亮点举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湖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科教兴鄂”、“人才强省”,湖北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了教育的比较优势。

然而,改革进入攻坚期,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打破“城乡壁垒”,如何谱写“唯楚有才”的新篇章,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跨越发展,这就需要寻找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发展乡村教育,补足教育短板。

“既然乡村教育是理想,为何还会离职?因为现实。”确实,我们懂得“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的真理,我们知晓“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的道理,我们明白“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的经验,然而,“舍子离家回校执教”却是当前乡村教师的普遍写照,“求师若渴”也成了乡村教育的尴尬代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湖北省率先而为,从提高生活待遇,到职称评聘倾斜;从奖励扶持,到促进流动……颁布《实施办法》以发展农村教育,可以说是在集中以往所有政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教师的精准发力。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政策导向“精准滴灌”,让其“下得去”。硬件设施差、待遇不好、没有发展前景……种种原因阻断了走向乡村学校的脚步。湖北省多措并举,让政策向农村倾斜,直击职称晋升痛点,乡村教师评职称将不再“难于上青天”;直攻“后继无人”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从而确保乡村教师“后继有人”,开源引水,值得点赞。

“人才优先,以用为本”,资源倾斜“有的放矢”,让其“留得住”。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对乡村教师来说,既是职业价值的标尺,也是养家糊口的基石;既有精神层面的慰藉,也是物质生活的依托。6.46亿元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15亿多用于改善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房住……湖北省把教育投入用到刀刃上,让他们除了“放不下孩子们”之外,有更多的理由和热情留在这片土地上,尊师重教,是一场攻坚战和攻心战的双着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力量充实“精兵排阵”,让其“教得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就是提升学生、提升民族未来的整体道德水平。湖北省在教育水平相对较差的乡村地区,更加重视教师群体的师德水平,为乡村教师“充电”,更新他们的知识库,提供制度化、常规化的培训,以打造升级版的乡村教师,提供升级版的农村素质教育,正是抓现在管长远的有力举措。

坚守讲台数十年,辛勤耕耘,光阴记录了乡村教师的功勋。尊师重教,建立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给予乡村教师应有的保障,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是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农民的希望所在,更是“五个湖北”全面建成的希望所在。政策落地,掷地有声的荆楚佳音值得期待。

稿源:荆楚网

作者:楚天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