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文学 >> 正文
【2025年军训征稿】破茧成蝶,金色九月
时间:2025-09-18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刘梓涵

从我进入学校的第一刻起,就开始准备迎接自己的大学第一课——军训,我们怀着紧张又期盼的心情,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冀。

哨声撕开晨雾时,天还浸着淡青。我们攥着褶皱的迷彩服往身上套,扣子总错着位,我们又偷偷把它扣好。列队站在操场,晨光从教学楼顶漫下来,落在我们的脸上,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纤长。

教官的口令像颗石子掷进安静的湖面,“立正”两个字让细碎的声响瞬间敛去。我盯着前一个人的后颈,那里沾着细密的汗,随着呼吸轻轻起伏。站军姿是军训的第一课,也是最磨人的一课。起初,十分钟的站立就让我汗流浃背,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无数次想偷偷调整姿势。但看到身边同学挺拔的背影,听到教官“再坚持一分钟”的鼓励,我咬牙把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旗帜上。当教官宣布“活动”一下时,那股突破极限的轻松感,更有重获新生之感,让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坚持”不是口号,而是咬牙扛过难关后的底气。

齐步走的练习总在午后,阳光把地面晒得发暖,鞋底踩上去能感受到微弱的烫意。“再抬高两厘米”使我们坚持又坚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向完美靠近,不断重塑。就算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滑,在睫毛上聚成小水珠,视线里的队伍晃了晃,我也会咬着牙把手臂再抬高些。听着周围整齐的脚步声,像无数只鼓在地面轻敲。忽然有人喊“报告”,是前排的女生腿软了,却还撑着不肯蹲下。那一刻才懂,军训里的每滴汗,都为“坚持”留下清晰的刻度。

晚训的哨声比晨光时温柔,暮色把操场染成淡紫。最先迎接我们的是“夜间队列”。没有了日光的直射,月光成了最柔和的灯,却也让看齐排面变得更难。“注意间距!月光下更要凭感觉找默契!”我盯着前一个同学的肩线,在心里默数“一二一”,听着周围整齐的脚步声混着晚风,竟比白日多了份安心。偶尔有人脚步错了,身旁的同学会轻轻碰一下他的胳膊,没有言语,却让整个队伍很快找回节奏。

其实,军训给予了我很多特殊的意义,而最深刻的意义,藏在“集体”二字里。队列训练中,一个人的步伐偏差,就会让整个方阵显得杂乱。为了让排面齐整,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集体的力量,从不是某个人的光芒,而是每个人都愿意为团队多付出一点,把“我”变成“我们”。这份默契与团结,会成为未来集体生活中最温暖的支撑,让我懂得如何与人协作,如何在团队中发光。

或许终将有一天我们会走向茫茫人海,但精神的力量会让我们永远互相惦记,也终将让我们知道,大家共同的精神本质是不服输。夕阳下的操场会渐渐恢复平静,但那段在汗水中奔跑、在歌声中欢笑的时光,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前方的路或许有风雨,但军训赋予我的勇气、坚持与热爱,会像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脚步。愿我们都能带着这段时光的馈赠,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遇见更好的自己,迎接属于我们的、繁花似锦的明天。

道路是曲折的,前程是光明的,愿我们都能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正气的人,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书写属于青春的无悔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