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词汇丰富,语感优美,在七大方言区中是最具特色的,一直以来也都引以为乐。而如今,远赴鄂西北求学的我,却因此与其他方言区的同学产生了交流困难,语言沟通便是屏障。
一次,一个朋友刚从家返校,远远地看着她拎着大包小包地走来,我忙迎上去帮她分担“重任”,很自然地说:“终于返来啦,我地都几挂住你啊!”她当即停住脚步,呆在那里,莫名其妙地看着我说:“什么?把我挂在哪?”嗯?挂在哪?看来她是误会了,其实这句话用普通话说就是:我们都很想你!“挂住”就是“想念”的意思。不自觉流露的粤语产生美丽的幽默的同时,也让我产生走出粤语围城的想法。
作为师范的学生,他日走向讲台必为人师表,在朗读、讲话等方面要做到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才能更好地弘扬汉族文化。
任何语言的过程包括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粤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粤方言中的声母没有舌尖后音、舌尖前音和舌面音也常常混淆,而且也不习惯卷舌动作。比如“这个多少钱”,一般就不用卷舌sh,而用“几多”代替,变成“里个几文架?”此外,由于普通话里的轻声、儿化、变调等在粤方言里都是没有的,比如“一会儿”,粤语里则是“一阵间”;“聊天儿”则是“倾偈”。还有,粤方言特殊的语言表达习惯也让北方人听得一头雾水。“我地睇中一套房屋,想稳人打打价先啦。”会常让人误解为“打架”,其实是“找人估算下房子价钱”的意思。
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就容易找到攻破普通话壁垒的方法了。
多听多读多思多练,仍是我最为认同的学好普通话的方法。音乐的一个个音符,把每个音符协调而富有节奏地凑在一起,才能形成优美的音乐。同样地,音节是语言的构成部件,把音节准确地拼凑在一起,才能形成美妙动听的普通话。用MP3从电脑里下载普通话朗诵,一边听一边用心默记,然后慢慢模仿,轻松学习,一如听一首优雅的音乐。语感是言语的形式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正是培养语感,实现同粤方言向普通话的语感迁移的捷径。在培养自身语感的同时也吟诵了不少美文,一举两得。多听多读不是纯粹的读和听,而是伴随着思辨。善于总结语音的规律,区分粤语和普通话的异同,让自己从认知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再到无意识地熟练运用。
从粤语到普通话的转移,由一个个音节的准确把握到日常生活中灵活自如地驾驭每一个语音,乃至细微的音变到位处理,必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会搭上耐心与自信的直班车,笑着去迎接挑战。成功是寄托在有准备的人身上的,只要用心,一定能讲得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从而真正走出粤方言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