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内动态 >> 学术讲座 >> 正文
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学校掀起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热潮
时间:2024-04-01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

编者按:开学以来,学校上下围绕务虚会精神和评估整改任务,通过每周政治理论学习、举办学生论坛等形式在全校组织展开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经过讨论,全校师生进一步深化师生对学校应用型办学、OBE 理念、“四新”建设等的共识。本文摘录了部分单位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供师生学习交流。

质管办:基于质量文化建设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汉江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构建主体明确、师生参与、上下贯通、反馈有效、改进持续、效果可查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搭建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确保全过程规范质量管理自学校升本后,质管办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理念为引领,修订完善质量保障相关制度,构建由目标决策、质量标准、组织保障、资源保障、教学运行、质量监控、质量评价和反馈改进等系统组成的“八位一体”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将“人人讲质量、全员抓质量”的质量意识、质量价值融入高校规划文件和年度重点工作方案之中,融入目标考核标准之中,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之中。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落实质量标准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国家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为指导,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吸收行业、企业的意见建议,完善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把人才培养水平作为质量监控的首要指标,加大课程考试、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专项检查力度。强化教学督导,重点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做到中长期的跟踪调查,对学生培养质量、社会就业需求导向等进行数据分析。将质量文化贯穿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强化质量评估。健全自我评估制度,优化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教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等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情况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通过日常教学监控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以目标达成作为评价基础,开展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积极对接外部质量评估标准与要求,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等外部评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进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健全教学信息反馈与改进机制,构建质量闭环强化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评教结果统计与反馈,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制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研反馈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分析与反馈机制,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产出情况,进一步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将动态的形成性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增强信息反馈对教学工作的改进效果,确保形成闭环监控体系。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契合办学定位、耦合评估标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将建设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将质量要求融入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质量管理与教师发展中心处长夏小林)

教务处:深入推进“五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育人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教育培养,构建完善的育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工作的根本保障。

一是以德铸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融合。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思政课程。深入挖掘课程元素,集体备课、集中研讨,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以智固本。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通识教育、融合教育和数字化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数字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合作学习,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加大过程考核,加强形成性评价。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指导相结合,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是以体健身。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配合的全程式体育育人体系。建立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长效机制,广泛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精神。

四是以美培元。整合全校资源,成立美育教研中心,实施美育“五个一”工程,构建课程教学、艺术实践、美学鉴赏、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五位一体”的美育教育体系,让每名学生能实现“五个一”目标,即修读一门美育课程、欣赏一场音乐会、参加一次美育实践、阅读一本美育书籍、开展一次美育创作,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项目创作与实践。

五是以劳强基。结合专业特点、创新创业,开足开齐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本领。开展以服务性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志愿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有益于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的劳动实习,参加社区治理、卫生环境整治等,引导学生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培养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的奋斗精神。

(作者:教务处副处长严桂林)

经济与管理学院: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2018年11月,学校机构调整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经济与管理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学院共有五个本科专业和两个专科专业,覆盖经济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教职工共57人,学生1400余人。

一、面向地方经济办专业

学校把服务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鄂西北地区加大乡村振兴力度作为使命,形成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特色。

经管学院各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服务于企业,在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中,学院的专业建设尝试融入绿色元素。比如巩固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审计学的领先地位,同时朝着政府环境审计转;传统的财务管理朝绿色财务管理转;培养支持十堰市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需要的经济与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擅长农产品物流和农村电商甚至农产品物流与电商相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通过设置“服务十堰经济”的应用型课程与同类高校相同专业形成差异。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将《农村电商》和《鄂西北农特产品直播营销训练》纳入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将《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与电子商务相融合》纳入课程体系。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思路及举措

经管学院将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这个核心工作,利用学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机会,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构“理论教学+实操训练+竞赛活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闭环。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坚持需求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1.将助理会计师、助理审计师、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基金从业资格证书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继续保持学生多证毕业的良好态势。

2.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嵌入大数据、python、智能化、云系统等,逐步转型新商科。

3.开设《初创企业模拟运营》《电子商务创业实务》《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4.学校师范教育氛围浓,容易感染和激发有志于从事教师的经管学生尝试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学院鼓励学生尝试应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物流、营销等专业的教师。

(二)结合自身特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1.考察省内经管专业办出特色的高校和已经建有现代产业学院的高校,学习经验,迈出建设产业学院的第一步。

2.摸准校企深度合作的痛点,争取政策和相关资源,边做边思考,以财务管理专业为试点,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将真账带入校园”的落地模式,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真实岗位的工作,为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蹚出一条新路,将学院原有的“课证融通”特色升级为“岗课赛证研融合”。

(作者: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萍)

环境工程专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绿色低碳应用型人才

十堰市地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资源保护是前提,治理开发是核心。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此契机,大力培养水源区环境保护等专业人才,增加水资源保护治理等选修课,将人才培养重心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同时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教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训练与专业教学融合起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使毕业生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成长为高素质的应用型环保人才。

2018年,学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学院教师多次带领学生参与中小学环境保护宣讲、农村环境调研等活动。2018年,学院成立省级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创新团队,教师全面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小流域水环境质量研究、农村面源污染、十堰市河湖健康评价等研究工作,加强了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形成学院水资源保护专业特色。

根据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特点及社会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专业特色培养模式,构建了校企合作、项目导向、“3+1”实践导向模式。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风和学风建设。学生参与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监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了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

一、在教学实践中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一)创新了“分段分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分段分层一体化培养”是指“基础训练-专业强化-名师指导”培养模式。在该培养模式下,一年级学生开展各类基础技能训练,初步培养科研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指导其学习和生活。二年级学生开展专业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学生参加一周的专业见习和综合实践,培养工程职业道德感。三年级学生进入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和固废治理等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性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开展水污染和固废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年级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指导制”。

学生的专业实习必须在专业对口的企业完成。学院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与实践,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和课题,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通过专业综合大实验、校外专业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四年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毕业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

(二)构建了“实践教学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三结合”教学模式一是指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结合科研项目,重新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研究性和综合设计性等实训内容。促进教师的产学研与实践教学全面合作与实施,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科学实践研究题目,让同学们带着理论上的问题在实践中去寻找正确答案。二是指实践教学与企业相结合。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老师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出体现环境工程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高度重视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择优选择合作企业,并签订校企实习基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长期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三是指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的参与政府机关、企业、社会和国际组织开展的环境保护相关活动,加强与外界的合作和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三)推进了学院第二课堂建设

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践中,学院特别设计添加了与环境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如公益环保、生态体验、环境调查、全国环境友好科技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等,参加检测分析、污水处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各级各类技能培训,有利于学生课余时间发展特长,增加学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思想,陶冶情操。

(四)强化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通过人才引进、学历提升等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博士3人,外聘高级工程师、客座教授5人,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近年来,专业教师共承担各类项目30多项,总经费340多万元。其中市厅级及以上项目10项,横向项目12项,获批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教师获得省、市级奖项1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篇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签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专业老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承担竹溪县和郧西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十堰市水利局第三方考核、十堰市河湖健康评价等。

(五)学生培养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立项6项,省级立项7项,多位同学获得湖北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称号;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共计500余人次,获得多个各级奖项,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多人获优秀奖,十堰市第三届畅想杯大学生辩论联赛团队获一等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节水护水志愿服务与水利公益宣传教育专项赛荣获三等奖,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銀行”大学生创业计划荣获铜奖,“建行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铜奖等。部分学生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工作当中,实现科教融合。

环境工程2018级和2019级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录取率均在22%以上,被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等院校录取,2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

二、下一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举措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和改革,提出以下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思路和举措:

(一)加强产教融合

1.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根据十堰区域环境生态经济发展,聚焦产业信息,面向相关行业,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同时还将企业导师引入理论、实践课堂、毕业设计以及社团、竞赛等环节。

2.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将本校最新的项目和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经修订后引入到实训项目、实践项目以及课程中的三级项目,保证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到最真实的案例。

3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创业桥梁:通过企业定制培养,将企业所需知识嵌入学历教学内容,聘请企业教师走进课堂作报告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建多机会就业渠道。

(二)加强实践性教师队伍的建设

1.加大经费投入,做好优秀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育。引进3-4名博士以上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国内高水平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

2.加强培养锻炼,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确立教学院(部)培养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落实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

3.拓宽培养路径,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选派中青年教师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职(执)业资格考试等。支持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开发、项目合作等。

4.拓展外聘形式,构建优势互补的兼职教师队伍。动态聘请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兼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开设讲座、讲授课程、指导实习实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改善实验办学条件。争取资金加大仪器设备经费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立现代产业学院,借助生态文明中心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教学空间。

2.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效果。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大胆革新,优化整合实验项目,开发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探索研究性实验,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需要。

(作者: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腊国庆

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李莉)

文学院学生论坛:积极面对教育变革  努力成长为应用型人才

这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和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我们的教育远不止培养能力和知识兼备的人,还要适应社会潮流和需要。

首先,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深刻感受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社会上需要的不是只有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注重实践、操作,真正掌握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人才。

同时,我也认识到教育方法创新十分关键的。过去,我们的教育方法往往都是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环节。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学校也在不断地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法。比如案例教学的方式、跨学科教学思维,小组合作探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操作中掌握技能。专业课程中也在不断融入实践教学的比重。比如小说写作和创意写作,授课老师会把学生讨论和实际操作(如写作训练)融入课堂中,通过团队合作,使学生锻炼与他人协作、沟通和分享的技能,这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联系,为我们提供面对一线基础教育的宝贵实践机会,让大家能够了解到当前实际的教育发展情况,保障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我将会把论坛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教育变革,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相信,在学校和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努力下,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而我们也一定能成长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101班 陈灿源)

马院学生论坛: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参加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的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学校对于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视。通过这次讨论,我深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启示。我认识到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2201班 周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部门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在面对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等不足的现状下,学校积极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和社会实践的配合度,来以培养更高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精神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个人而言,我们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规划,树立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观念,只有具备全面而均衡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也相信通过各方努力,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2302班 邱子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