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外资讯 >> 时政要闻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庞丽娟:要让免费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
时间:2016-03-09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庞丽娟 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小璐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周小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与社会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及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庞丽娟认为,该政策对全国范围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均衡发展、教育机会平等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但她经过多年走访考察发现,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从教意愿不强,尤其是难以到农村地区任教,使原本具有良好初衷的政策实施及其效果大打折扣。

庞丽娟分析,这一现象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的,比如:该政策明确在地理位置、经济生活条件与培养条件均最优的6所部属师范院校实行,加之招生计划与名额分配不尽符合实际需求,选拔标准与程序简单;尚未建立对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的审核制度;并且缺乏有效的考核、淘汰、流动与退出机制,约束性规定更多、服务年限较长,引导、激励性与特殊支持性政策不足等。

有这样一组数字或许可以作证:以首届和2013届毕业生为例,据人民日报对17个省区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的追踪显示,51.8%的毕业生留在了城市,仅有4.1%到农村任教,其中,山西、内蒙古、山东、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区没有任何毕业生去农村从教。

“六年实施下来,尽管从中央、相关部委、高校与地方政府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由于政策及其实施中的上述等问题,效果不尽如人意,各方多有反映。”庞丽娟不无惋惜地说。

因此,为切实使免费师范生能够“学得好”“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庞丽娟建议,以中西部地区地市属或省属师范院校为重点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

“一方面是因为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主力军,面广、培养规模大;另一方面其学生多以当地生源为主,对乡村及其文化、教育与当地百姓更怀有深厚的感情。”

庞丽娟认为,若免费师范生政策重点在地市或省实施,特别是在中西部的地市与省实施,更有利于激发其对家乡热爱的情感,毕业时更可能愿意立足本省就业。”庞丽娟分析。

其次,庞丽娟指出,应该加强调研论证与合理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

“各省市政府应根据国家教育发展需求,组织深入调研,摸清本辖区内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主要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每年免费师范生的招生总数、区域分布、招生专业及学历层次结构等,然后合理下达任务到各学校。”

此外,庞丽娟认为,完善选拔机制,探索实施直接录取和二次录取相结合的招生方式,进一步建立适宜有效的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与机制,建立健全免费师范生考核与淘汰、流动与退出机制等方式。

“建立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从教的特殊奖励与激励制度。对自愿到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艰苦农村地区从教的师范生优先给予编制、工资与待遇、周转房、在职培训、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等方面的特殊支持与倾斜。”庞丽娟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