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资教生培训现场
图为:师德论坛上,汪金权老师作报告
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楷模”郑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桂希恩、“人民满意教师”汪金权、“全国先进工作者”范献龙、“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费宝莉……近年来,我省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十一五”期间,我省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工作措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我省作为六省市之一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在高等教育方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卓著,全省现有“长江学者”137人,居全国第四位;国家“教学名师”32人,居全国第三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8人,居全国第四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7人,居全国第三位。在基础教育方面,教师队伍配置状况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创新,“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机制模式,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促进了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
未来十年,我省将进一步激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坚持师德为魂,提升专业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湖北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
◆成就篇◆
43万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占七成
截至2009年,全省有高校专任教师7.3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42.97万人,其中小学19.82万、初中16.07万、高中7.08万。
35岁以下年轻教师增多
“十一五”期间,我省教师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高校教师分别占29.8%、39.1%、47.5%和45.9%。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高校教师分别占59.37%、77.03%、83.51%和77.74%。
具有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69.05%、68.44%、65.33%,比2005年分别提高9.13%、9.80%、2.40%。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占75.01%,比2005年提高1.39%。
研究生学历教师占高校半数
“十一五”期间,我省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2009年,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22%,96.45%,92.46%。比2005年分别增加1.18%、3.7%、7.64%。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70.3%,比2005年提高14.52%,本科以上初中教师占50.71%,比2005年提高16.64%,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达到3.22%,比2005年提高1.96%。新增教师中大学专科、本科学历为主体。高校高学历人才成倍增加,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645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9.8%,比2005年提高20.76%。新增教师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体。
截至2009年,在鄂高校“两院”院士共有3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863计划”专家7人。楚天学者计划设岗位学科249个,楚天学者303人。高层次杰出人才在我省高校教育、科技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高水平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
◆举措篇◆
教师素质“提速”工程样本解读
近年来,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得益于一项又一项创新性的举措。
实施师德档案制度建立师德考评机制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
2003年以来,省教育厅在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教师师德档案制度,要求各地各校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明确师德考核与评议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并将考评结果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建立教师师德奖惩制度。教师在评先表模、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提薪提职、培训学习时,以师德档案的记载为重要依据。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对师德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省级集中培训中,编印师德教材,组织模范教师、湖北名师为参训教师、校长做师德报告,将师德要求纳入考试考核重点内容。
我省还整合师德典型资源,发挥典型示范作用。2009年,印发《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师德典型人物事迹资源库开展师德教育讲师团活动的通知》,提出首次在全省建立1000名县(市、区)级师德典型人物事迹资源库,打造师德建设重要载体;另外,注重发现和培养师德典范,通过跟踪培养、定期指导等多种方式,保持师德典型人物的先进性,每年举办“师德论坛”,发挥师德典型人物的模范表率作用,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施楚天学者计划打造湖北名师团队
为加强高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吸引和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培养造就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带动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高我省高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2000年8月,我省启动“楚天学者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楚天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在实施上,一是加大引进力度,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二是畅通评审渠道,对杰出人才和特殊人才适时进行评审,评审岗位和人选向国家重点学科倾斜;三是创新评审办法,实施通讯评审,不断提高评审效率;四是丰富评审层次,设立“特聘教授”、“主讲教授”、“讲座教授”、“楚天学子”等四个层次,形成高层次人才学术梯队;五是加强团队建设,注重发挥楚天学者团队作用,楚天学者计划实施以来,实现了从引进个人到引进团队的转变、从引进单一层次人才评审向引进多层次人才的转变、从引进科研人才向引进科研、管理人才兼顾的转变。
截至2010年7月,共有30所高校已设特聘教授岗位249个,评选楚天学者382人,基本都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和博士学位。有75%以上的楚天学者参与了我省高校申博、申硕和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和立项工作。设岗的学科覆盖了我省大部分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我省还推出了的“湖北名师”工程,坚持德艺双馨的评价标准,旨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从2003年至2010年,全省评选湖北名师217人,其中:中小学138人,中职5人,高校74人(含高职7人),其中32人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审通过人数居全国第三位。
鼓励大学生下乡资教定期培训农村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农村学校结构性缺编、年龄结构老化、高素质教师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为此,省教育厅以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载体,扩充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整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构建农村高素质教师补充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2004年,省教育厅启动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每年选拔一批优秀普通本科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为三年。省教育厅制定了对资教生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选拔攻读硕士学位、公费选派出国培训等12项优惠政策,形成良好激励机制;每年召集地方和高校负责人参加部署会,协调供需关系;举行签约仪式,完善选拔机制;组织岗前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加强跟踪管理,体现人文关怀。七年来,共选派省内外16446名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84个县(市)的1300多个乡镇学校任教。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2004届资教生范献龙,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05届资教生陈敬道,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北省十大女杰”称号……资教生有318人次获得全国和省级荣誉称号;3800余人次获得校级以上表彰;8人担任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48人任正、副校长;3360多人任学校中层骨干等;服务期满的资教生有一半以上选择继续留任基层中小学。
这项创新举措也在全国推广。教育部、人事部等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全国教育人事工作会议等会议上推介湖北资教经验。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提出提案,建议借鉴湖北模式,由政府购买阶段性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中宣部发文要求报道湖北农村资教的先进经验。2006年,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目前,我省将其与资教计划结合起来,统筹实施。
从2006年开始,我省还启动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采取三种方式,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一是湖北名师对口支援。省教育厅每年组织一批湖北名师及其所在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县(市)教育,每位名师及其所在学校优秀教师与若干名农村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四年共组织了52名湖北名师及所在学校对口援助44个农村县(市)。二是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省教育厅每年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到农村县(市)巡回讲学。四年共选派41个特级讲学团到41个农村县市讲学,17429名农村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学习。三是城镇教师定期支教。由市、州、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辖区内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一年。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学习、跟岗培训。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教师在支教期间,人事关系、身份不变,工资、福利待遇和发放渠道不变,工龄、教龄及任职年限连续计算;评优奖励及职务晋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愿意调入农村学校工作或支教期满继续支教三年以上的教师可以低职高聘或优先评聘职称。四年共有13155名城区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思想道德修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状况,我省于2005年启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大规模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培训。在2005年—2009年间,省教育厅安排资金1亿元,培训87个县、市103039名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教师92970名,校长10069名)。目前,第二期“工程”(2010年—2014年)已进入实施阶段,规划5年投入1亿元,免费培训农村教师和校长10万名。该项工程已成为我省经费投入最大、培训人数最多、培训学科最全、区域覆盖面最广的省级教师集中培训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