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权老师
访谈节录
谈学生——
不求成才但求成人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汪金权说:“跟学生在一起真的是很幸福,不管是现在的还是20年前的,他们都很可爱,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动。虽然他们有的起点不高,基础不好,但最后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我就感到欣慰。我不求他们上名牌大学,但求每名学生能成为一名好公民。”
谈金钱——
面对诱惑坚持就好
对于记者的追问,汪金权说:“要说人对外面的诱惑不动摇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动摇归动摇、动心归动心,最终能战胜诱惑,坚持下来,这个最重要。”
央视记者还采访了在深山老家简陋的土坯房住着的母亲陈细花。老母亲说:“他支援了学生,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唯愿个个好。我有无新房子住没有关系,只要我儿好,房子不漏雨能住就行。” 记者周鹏整理
央视评论
山乡教师的守望山里娃娃的希望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群孩子……22年了,汪金权始终过着清贫的日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他却只愿为学生捧出一颗真心。年复一年地操劳,耗尽青丝,他靠自己微薄的薪水,把无数学子送往梦想彼岸,充实着大山深处祖祖辈辈脱贫的希望。
我们相信,在许多个乡村,还有许多个汪老师,他们不怕白了双鬓,弯了身躯,在贫瘠的土地上,开拓出一片片沃土,浇灌着一棵棵希望,共同守望着孩子。 记者周鹏整理
大恩不敢言谢,我愿为他养老
受助学生感念师恩
昨日下午3时,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刚播出汪金权事迹时,有电话打进蕲春四中。电话那头,曾在该校就读、如今在深圳务工的朱焱生激动地说:“我也是汪老师的学生,我和工友们看了刚才的新闻,大家都羡慕我有这样一位好老师!”
朱焱生1990年到1993年在蕲春四中就读,17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老师的名字,铭记老师的教诲。而谨记师恩的,朱焱生只是其中之一。有毕业生回老家,下车后先奔四中;从高中到研究生毕业一直受汪老师资助的学生汪洪奎则说,“我养他一辈子都不过分”。
回老家时一下车先奔四中
21日上午,在武汉工作的田涯今年第二次回老家,和往常一样,他下车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直奔四中,奔向他曾与汪老师同吃同住过的宿舍楼501室。到了门口,想都不用想,更不用拿什么钥匙,直接把手伸到铁门里面,挂钩轻轻一拉,门就开了。这个动作,从田涯2004年离开学校至今,每年都会“上演”若干次。
田涯说,汪老师的宿舍从来不设锁,大门永远对学生敞开。正是这份挚爱,让他每次回乡,脚步都不由自主地奔向四中。在汪老师宿舍内,一呆一下午,甚至一个晚上。开始他的父母觉得奇怪,早听说儿子回来了,却迟迟没到家,后来才知道他每次先去汪老师那里。“每回都这样,已形成了习惯。”田涯说。
田涯回忆,2003年,他在该校读高二,因热爱文学,他梦想通过写作改变命运,一度退学写作。汪老师当时没有教他,但知道这个学生,便主动找到他劝说:“通过发表作品而被特招的学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得通过踏实求学,才能改变命运。”随后,汪老师让田涯复学并住进了自己的宿舍,不仅管学习,还管生活和思想。1年后,田涯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已是长江出版集团的一名编辑,还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我养他一辈子都不过分”
和田涯相比,汪洪奎的故事更显“传奇”。汪洪奎现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因其家庭极度贫寒,迄今为止接受了汪老师长达10年的资助。
在与记者的连线中,他一口气说了1个多小时:“没有汪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可以说,汪老师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却胜似亲生父母……”“你有想过回报汪老师呢?”面对记者的询问,汪洪奎沉默哽咽,几欲凝噎,半晌回答说:“大恩不敢言谢,感恩这个词可能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一直希望能够早一天回报他,可很惭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这个能力。我一直都清楚,他自己和家人过得很不容易,还挤出钱来帮助我,我深感不安。将来他老了,我希望能把他接到我的身边,我养他一辈子都不过分。”
学生家长病床上作揖为谢
汪老师的付出不仅让学生感动,也让学生家长感佩不已。“汪老师,家里没有什么好招待的,但你一定要坐下喝杯水啊!”昨日,当汪老师来到张榜镇六溪村余腊梅家里时,对方拉着他的手说。余腊梅还一再请求记者:“汪老师是个大好人,你们一定要多写写他!”
余腊梅告诉记者,因夫妻俩没文化也没力气出外打工,家中很是贫穷,供不起儿子汪义华上学。2007年春,正读初二的儿子一度面临辍学。汪老师找到余腊梅劝说:“你让孩子去上学,生活费我来出。”汪老师资助了这名学生2年。“老师啊,您的大恩报不尽,我恨自己不能下床,哪怕煮一碗荷包蛋给你吃也好啊!”昨日下午,汪洪奎56岁的病母田利兵在病床上挣扎着,双手合十,连连给汪老师作揖。汪老师说:“你不要太在意,有困难大家帮一帮就过去了。”
面对学生以及家长们的感谢,汪老师一脸平静。在他看来,这么多年的坚守与付出,他个人不图什么回报,“学生们将来对社会有用,我就很欣慰了。”
书店店主与汪老师的三面之缘
蕲春县一名书店店主小张昨给本报来信,回忆与汪老师的三面之缘。
小张曾3次到四中摆摊售书,3次都看到了汪老师的身影。“在贵报上看到,汪老师穿的还是那件旧衣服,那样瘦削的脸。”
小张第一次到四中卖书,是在三四年前。汪老师趁高考体检的空隙,带学生来到书摊,花了约一个小时,精心挑选了半编织袋的《读者》。小张问:“老师,您买这多书干什么?”汪老师回答:“给学生看。”
不久后第二次见面时,汪老师和学生一起翻看了很久,最后摸摸口袋,似乎没钱准备走。“我当时问了他一个不该问的问题:老师你今年有五十七八岁吧?”汪老师微微一笑就走了。
今年五一期间,小张第三次见到汪老师。汪老师带着几名学生默默地看了半天书,最后买了一本字帖。
小张在信中说,“通过看报才知道,20多年来,汪老师资助了学生们10多万元。这笔钱他可以在县城买套房子了。我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帮助汪老师解决家里的问题,给金权基金会注入一笔笔善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