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外资讯 >> 时政要闻 >> 正文
大学需要为杨元元们提供多少资助?
时间:2009-12-15     来源:湖北教育信息网       作者:

编者按:长久以来,公众习惯将一些政府本应承担的责任加诸于大学,并冠之以人文精神之名。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外聘教授的医疗费、乃至如今这完全不应由大学负责的学生父母住宿问题,都成了大学的过失。此特例如武大一样默默做了不会影响太大,若是全国皆知再放行,以国人的秉性,会有多少家长学生找出各种理由要求学校提供住宿?这些事件透出的正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贫富分化加剧学费飞涨、备受诟病的医疗制度改革、住房拆迁无家可归、地方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不作为……大学不是罪魁祸首,为何要承受这些事件引发的舆论压力?大学又能解决多少个杨元元的生存危机?厚德载物不是把大学办成慈善机构,善念并非放弃原则。若是众人都翼图通过这种快捷方式来解决燃眉之急,不去一步步努力构建民主法制的通道争取民权,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如某媒体人所言:学会用正确的渠道,老不用那条道就会长荒草。

事件: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因母亲被学校禁止进入宿舍与自己同住,找房又没有着落,在宿舍自杀身亡。杨元元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当时弟弟尚不满4岁。多年来,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姐弟俩拉扯成人,求学期间杨元元一直与母亲同吃同住。杨元元自杀前一天感叹“知识难改变命运”。

后续:

杨元元家属要求校方赔偿35万元。5万元用于丧事,30万元用于给杨元元母亲购买住房。

网帖称其弟对姐姐后事不闻不问索安葬费购房。杨元元弟弟贴文试图澄清网络质疑。

观点:

海事大学替地方政府背了罪名

住房问题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杨家的问题应找其原居住地政府解决,申请廉租房或临时过渡住房,学校没有义务更没有能力解决学生家庭的住房问题。如果杨元元母亲所在的工厂搬迁时,当地相关部门能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为其解决住房问题,这一悲剧还会发生吗?

学校毕竟不是慈善机构。现在陪读的家长很多,如果能与子女一起住宿舍,还有谁愿意到外面去租房? (详细)

大学当厚德载物,提供住宿

杨元元的死,完全是因为自身贫困碰上了学校僵死的制度,以及冷漠的制度执行者。无论如何都该有点人味的机构,比如医院和学校,办得对人没有起码的温情,完全麻木不仁。本该充满仁爱的地方,变成赤裸裸的利益交换所。大学的精神,早就丢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详细)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这一因住房问题引发的悲剧一方面提醒高校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把挫折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贫困不是要挟的资本,要挟也不是脱贫的正道。贫困学子的心理健康与社会调适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详细1 2)

知识改变命运长路漫漫需要足够耐心

贫困子弟不读书固然没有出路,但并不是读书越多就一定越顺利。如果过度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在读书与命运之间做出不切实际的对接,最后必然重重地伤害到自己,让人产生严重的幻灭感。别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种偏执,成为一桩命运的赌局。也要对前进途中的困难做出充分预计。(详细)

[上传时间: 2009-12-15 15:24:35]

[信息来源: 湖北教育信息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