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化 >> 文学 >> 正文
北京奥运会观感(第257期2008年9月15日)
时间:2009-10-25     来源:       作者:杨剑英 电子版

2008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我和老伴一起到北京看奥运会。北京是我们多次去过的地方,但这次去的感受格外不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百年梦圆时分。

一到北京,奥运气息如清风徐徐扑面而来。五环旗、中国印迎风招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标语随处可见;奥运吉祥物、各种竞技项目造型画琳琅满目。商店里,奥运纪念品五光十色;娱乐场上,福娃的表演憨态可掬。一派吉祥、欢乐的景象。

北京更整齐,更清洁了树木花草更多了。草坪花坛增加了不少,花盆大量添置,大如水缸,小如饭钵,或垒翠叠层如小山,或吊金挂银似春花。立交桥涵洞壁上爬满了藤萝,树窝里小径旁也铺上了小草。地上无裸土,空中飘清香。放眼望去,绿叶成荫,繁花似锦,芳草如茵,一派大好风光。

去北京之前,看过一些报道,有些人对北京的空气质量提出质疑。那么北京的天气到底怎么样呢?百闻不如一见。在北京的40天里,我每天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气象专家说“北京的天气已达到优或良的标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许多人仍是将信将疑。好在天遂人愿,奥运期间,北京多次呈现蓝天碧云、天朗气清的好天气,使得那些带着口罩来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的口罩始终派不上用场。美国《新闻周刊》后来报道说:“北京奥运会前,有人对空气质量问题的疑虑,随着奥运会的顺利进行而一扫而空。”

优化环境,净化空气等问题,显然不是北京市一个地区所能解决的,它涉及到更广阔的地方。例如来自西北地区的沙尘,就是一件很严重很棘手的事情。正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七年来的奋斗,几十年来不间断的植树造林,“三北”防林扩林建设,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治污减排这一浩大系列工程的全面实施,才取得了今天这样显著的成绩。但要把这一大好局面保持下去,并且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发展下去,继续造福北京造福全国,还是任重而道远。

鸟巢,是北京最新的标志性建筑,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到了北京,人们争相一睹它的芳容,我们也不例外。开幕式彩排时,四面八方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这里观赏焰火。夜幕下的北京,大街小巷灯火通明色彩斑斓,灿如星空。鸟巢附近实行了交通管制,非特许车辆不能通行,这里就成了临时停车场。远远望去,马路两边左一片红光闪烁,右一波白光晶亮,齐刷刷望不到头,原来是千百辆汽车的前灯和尾灯织成的银河在发光。焰火升起来了,夜空变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忽而如天女散花,忽而像飞流直下,沸腾的人群发出一阵阵忘情的欢呼,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车如流水人如潮”。那一晚,我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欢声雷动,这种壮观的场面可能许多年都难得一见啊。

北京平常都有许多外国人来来往往,奥运期间就更多了。商场、酒店、展览馆、游乐场,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不同肤色的外国人。我们的同胞对这些外国朋友都非常友善,可以说都是礼貌待客,笑面相迎。志愿者、营业员、交警也都热情周到,让远方的客人有了回家的感觉。为了迎接奥运,许多人的外语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和外国朋友互致问候、指路,甚至“砍价”。

中国人的开放、包容、平等、合作的心态,在赛场上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示。尊重每一位参赛者,为所有顽强拼搏者加油喝彩,是观众的责任和义务。就拿我到场观看的一场比赛来说吧。那是在北京大学体育馆进行的乒乓球比赛,包括中国选手张怡宁和日本选手福原爱的比赛。观赏的过程中,中国人虽然都希望自己的选手获胜,但同时也为所有动员打出的好球喝彩。具体说,既为张怡宁叫好,也为福原爱加油;既为高礼泽助威,也为佩尔森鼓劲。特别是佩尔森,这位中国观众熟悉的老将,以42岁的“高龄”连续第六次参加奥运会,这次还历史性地打进了半决赛。他的拼搏精神,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在首都体育场,我还看了一场女足半决赛,就是美国队对日本队的比赛。虽然没有中国队参加,但现场观众的热情依然高涨。日本队首开记录,观众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后来美国队连进四球,每进一个球都搏得了雷鸣般的喝彩声。八万观众,为每一个精彩的表现欢呼雀跃,也不忘为落后的一方加油打气。期间,观众好几次有节奏地掀起人浪,如奔腾起伏的波涛你追我赶,徐徐绕场一周。波涛滚滚,鼓乐阵阵,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比赛和看比赛,都可以从中享受到快乐。

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顾拜旦在《体育颂》中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啊,体育,天神的欢愉,生命的源泉,你突然降临在终日忙碌的人群居住的林间空地;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是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从这里可以领略到奥林匹克精神之一,那就是竞赛的神圣、平等和参与的群体性和广泛性。它不分国家、民族、宗教、贫富、强弱,只有竞争的对手,没有势不两立的敌人。我们由此感受到人类对平等、正义和理想的追求,也联想到了开幕式中展示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古训。射击场上,俄罗斯选手和格鲁吉亚选手深情相拥的那一幕,与奥林匹克精神是相通的。

奥运期间,北京举办了一系列演出活动,我们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了歌剧《心灵的明镜》,在国家京剧院欣赏了《闹天宫》,在天桥剧场领略了芭蕾舞,聆听《二泉映月》。我注意到,在整个观赏过程中,观众特别讲究文明礼貌。演出时,没有人叽叽喳喳地议论,没有人高声喧哗。看到精彩处,适时地鼓掌叫好。演出结束,人们起立以致谢意。等演员再次谢幕后,观众方才安静地退场,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天里,北京还组织了一些精彩的展览,借奥运向世界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灿烂文化。我们去参观了《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这里集中了首都和全国各省市最有代表性、最珍贵的稀世珍宝1800多件,可以说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置身在展览厅里,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中华世纪坛展出了《奥运与中国》,这里的图片模型生动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与现状。从1932年刘长春只身参加奥运会到1984年首次组团参加;从恢复新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到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从首次申办奥运失利到主办奥运。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走过了艰难曲折的漫长岁月,终于赢得了初步的胜利。

七年前,中国取得奥运会主办权,短暂的兴奋过后是整整七年的奋斗。我们要兑现自己的承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就必须在方方面面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现在,第29届夏季奥运落下了帷幕,国际奥委会主席对北京奥运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这是一次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他还说:“通过这次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听到这样的评价,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举办奥运会,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但奥运会也为中国留下了许多。它需要我们去慢慢总结,细细品味,衷心祝愿我们的国家在奥运会后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乘风破浪、奋勇前进。